企业物料编码标准规范V3.0实例

企业物料编码标准规范V3.0实例

引言:物料编码常见的问题

  1. 没有物料编码体系,使用图号标识物料:企业没有为物料建立统一的编码系统,而是使用图号来标识物料。图号可能不具备唯一性,也难以在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管理。
  2. 编码里体现了过多的非物料本身的信息:编码中包含了与物料本身无关的信息,如版本、供应商等。这会增加编码的复杂性,降低编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3. 研发不给编码,由生产部门给编码:研发部门可能没有参与编码工作,而是由生产部门负责。生产部门可能对物料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编码不准确性增加,同时新物料和可重用物料都被赋予新编码,造成一物多码和库存增加。
  4. 按照产品类别分类,每个产品类别下有一套物料分类体系:企业可能为每个产品类别都建立了一套物料分类体系。然而,对于拥有多个产品线的企业,在公司层面统一编码可以减少编码的重复和不一致性。
  5. 分类标准不统一,标准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会导致编码的混乱和不一致性。不同部门或产品线可能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使得物料难以管理和查找。
  6. 物料名称和规格填写随意性大,不统一:物料的名称和规格填写没有统一的规范,导致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难以保证。这会影响到物料的采购、库存管理和生产计划。
  7. 物料分类不清晰:物料分类不清晰会导致难以准确找到所需的物料,增加了库存管理和生产计划的难度。
  8. 物料编码规则过多,长度不统一:过多的编码规则和不统一的编码长度会增加编码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这会导致编码的可读性降低,容易出现错误。

一.目的

  1. 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率:通过为物料分配唯一的编码,可以方便地对物料进行分类、标识和跟踪,减少物料管理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
  2. 确保物料的准确性:物料编码可以避免物料的混淆和错误使用,确保生产和运营过程中使用正确的物料,减少质量问题和生产延误。
  3. 优化库存管理:物料编码有助于准确掌握物料的库存情况,便于进行库存盘点和控制,避免库存过多或过少,降低库存成本。
  4. 提高数据录入和查询的速度:简短且唯一的物料编码可以提高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速度,方便在数据库中查询和检索物料信息。
  5. 促进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统一的物料编码规范有助于不同部门之间更好地交流和协作,减少误解和重复工作。
  6.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高效的物料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编码原则与要求

  1. 不采用有意义编码
    • 零部件图纸代号或规格、尺寸等属性不应直接反映在编码中。
    • 编码应兼顾分类性、顺序性、弹性和唯一性等原则。
  2. 编码须反映分类
    • 打印报表时,同类数据应汇总在一起,方便比较和汇总。
    • 分类的一般原则是大分类号、中分类号、小分类号依次排列。
    • 例如,可以用第一位码表示大分类,第二位码表示中分类,第四位码表示小分类,后面确定流水号。
  3. 编码目的在于简化
    • 简化编码可以节省阅读、抄写和输入的作业时间,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 简短的编码还可以降低处理过程中出错的机率。
  4. 避免使用特殊符号
    • 不在编码中使用“-”“*”“.”“/”等特殊符号,以提高输入效率,避免口述和书写不便。
  5. 编码长度须一致
    • 保持编码长度一致,以便阅读和输入时发现异常错误。
    • 相同长度的编码在附加检查号码时也更方便。
  6. 编码须反映顺序
    • 资料在打印或查询时通常会按照编码的大小顺序排列。
  7. 变动属性不纳入编码
    • 如果资料的某项属性可能在未来发生变动,不应将其纳入编码。
    • 否则,一旦属性变动,是否修改编码将成为困扰的抉择。
  8. 编码须有防错功能
    • 随着编码位数的增加,出错的机率也会增加,可能导致资料张冠李戴的严重后果。

三、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需要进行编码的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这确保了公司在物料管理方面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

四、物料类型定义:

4.1 原材料:

  • 此类物料是直接用于生产的关键外购材料。
  • 它们具有固定的定额,这有助于控制成本和确保生产的稳定性。
  • 这些材料未经本公司的深加工或附加值处理,保持了其原始特性。
  • 例如铝型材、钢板、螺钉标准件、电子元器件等,都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物料。

4.2 半成品:

  • 本公司自制的零部件以及委托外部加工的零部件都被视为半成品。
  • 这些零部件在生产流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跟踪。

4.3 成品:

  • 已经完成了所有生产步骤。
  • 经过严格的检验,确保符合规定的标准。
  • 可以准备供应销售的产品。
  • 成品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代表着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五、职责:

5.1 研发中心:

  • 研发中心承担着制定和规范本公司所有物料名称及描述的重要责任。
  • 物料描述应首先突出物料的主要属性,确保对其关键特征的准确把握。
  • 随后再描述物料的次要属性,以提供更全面的物料信息。
  • 基本顺序为物料名称/型号或规格/尺寸/材料/颜色或表面处理/特殊要求,这种规范化的描述有助于提高物料识别和管理的效率。

5.2 项目与综合管理部:

  • 项目与综合部负责对本公司所有物料(包括新增物料)进行编码工作。
  • 包括创建新的编码以及对现有编码进行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与实际物料的一致性。
  • 通过有效的编码管理,公司能够更好地跟踪物料的流动和使用情况,提高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并支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六.编码原则

6.1编码原则概述

  1. 唯一性
    • 一物一码:每个物料都有且只有一个独特的编码。
    • 避免重复:确保相同的物料不会被赋予多个编码。
    • 追溯性要求:编码不能随意更改或删除,以满足对物料的历史追溯需求。
  2. 简单性
    • 数字编码:尽量使用数字进行编码,减少字母的使用。
    • 简短编码:编码结构应尽可能简单,长度尽量短,以节省输入、存储和处理时间。
    • 提高效率:减少编码中的信息量,提高数据录入和查询的效率。
    • 减少错误:简单的编码有助于降低错误的发生几率。
  3. 稳定性
    • 编码不变:在编码时要考虑物料编码的长期稳定性,避免频繁变动。
    • 含义固定:物料编码所代表的含义不应轻易改变,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 业务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确定编码的稳定性要求。
  4. 规范性
    • 统一格式:编码的结构和编写格式应保持统一,遵循企业的编码规范。
    • 长度一致:所有物料的编码长度应相同,便于数据处理和管理。
    • 标准遵循:确保编码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5. 分类性
    • 合理分类:根据物料的属性和数量进行合理分类,将相似的物料归为同一类别。
    • 码段分配:通过分类,可以更有效地分配码段,便于管理和查询。
    • 非主要目的: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码段管理,而非用于查询。

6.2.1成品类编码原则:

采用七段11位(一位英文字母和10位阿拉伯数字组合)的方式,具体为:

七、物料编码实例

物料类型物料编码物料描述
原材料A001电阻器,100 欧姆,1/4 瓦,贴片式
原材料A002电容器,10uF,25V,电解电容
原材料A003电感器,1mH,500mA,工字电感
原材料A004芯片,STM32F407VGT6,32 位 ARM 内核
原材料A005传感器,MPU6050,三轴加速度计和陀螺仪
半成品B001PCB 板,单面,FR-4 材料,未钻孔
半成品B002电子组件,已焊接电阻和电容,待组装
半成品B003电源模块,LM2596S-5.0,5V 输出
成品C001电子设备成品,型号 XYZ-100,黑色
成品C002电子设备成品,型号 XYZ-100,白色

编码原则:

1. 原材料编码以”A”开头,后面跟着四位数字,前两位数字代表物料类别,后两位数字代表具体的物料规格和型号。

2. 半成品编码以”B”开头,后面跟着四位数字,前两位数字代表半成品类型,后两位数字代表版本或配置。

3. 成品编码以”C”开头,后面跟着四位数字,前两位数字代表成品型号,后两位数字代表颜色或其他特殊属性。

物料编码的10条经验:

  1. 简单易懂:编码应该简单直观,让员工容易理解和记忆。
  2. 避免混淆:确保编码不会与其他物料混淆,每个物料只有一个编码。
  3. 长度适中:编码不宜过长,以减少输入错误和提高工作效率。
  4. 逻辑性:编码应有逻辑性,便于识别物料类型或分类。
  5. 扩展预留:在编码体系设计时预留空间,以适应未来物料种类的增加。
  6. 避免特殊字符:不要使用难以输入或易混淆的特殊字符,如星号(*)、斜杠(/)等。
  7. 易于沟通:编码应易于口头交流,避免因发音相似而导致错误。
  8. 一致性:整个企业的编码规则应保持一致,避免不同部门使用不同的编码体系。
  9. 易于维护:编码规则应易于维护和更新,以适应业务的变化。
  10. 培训到位:对员工进行充分的编码规则培训,确保每个人都能正确理解和使用编码。

文章来源:“PMO前沿”微信公众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